谱谱风

标题: 敬请各位老师和谱友点评指导原创简谱《西塞山怀古》,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4 09:47
标题: 敬请各位老师和谱友点评指导原创简谱《西塞山怀古》,谢谢!
敬请各位老师和谱友从各方面点评指导原创简谱《西塞山怀古》,谢谢!
这是简谱网址:http://www.ppfeng.com/QMshow.asp.php?tid=31182
(, 下载次数: 259)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2-4-4 10:16
小谈谱子打得不错。谱面安排合理均称。

挑挑毛病。
怀古的情调每分种65拍的速度,前奏和间奏中都用到了32分音符的节奏不知为达何种效果。
土头土脑的底色令人不快。
作者: whs2050    时间: 2012-4-4 10:48
房子里的序号应该用Ⅰ、Ⅱ,“结束句”三字可去掉。
作者: 夏东敏    时间: 2012-4-4 10:58
简洁明了--只是谱面不靓--我在怀疑结束句是不是多余--没想到老师指点了--也趁机学习啦--谢谢哦--祝你更上一层楼--顶顶顶--{:soso_e163:}
作者: 夏东敏    时间: 2012-4-4 11:32
夏东敏 发表于 2012-4-4 10:58
简洁明了--只是谱面不靓--我在怀疑结束句是不是多余--没想到老师指点了--也趁机学习啦--谢谢哦--祝你更上一 ...

不客气哦--支持你是应该的哦--{:soso_e179:}
作者: wangqinmin    时间: 2012-4-4 12:07
说几句制谱外的题外话吧。
1.旋律要通顺,要有歌唱性,易于上口,要留有气口。
2.节奏要有规律,有对称,有对比,便于记忆。
3.要有起、承、转、合的过程,要设计出“高潮”的营造形式。

作者: sunyuhao    时间: 2012-4-4 12:19
制谱规范,排版合理,整洁,美观漂亮,只是感到旋律有点太平,高潮不太明显。不知是否正确。
作者: 松竹青    时间: 2012-4-4 12:48
标题与谱面离得太远。
作者: ZG195678    时间: 2012-4-4 13:32
    谈天谱友的创作热情确实值得赞扬和学习。但是有关你创作方面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着重提出来了:
    1.“动机”的确定。这是音乐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一首歌词拿过来,首先你要对歌词要强烈的共鸣,经反复吟诵之后,找准感觉,确定它的音乐形象(通常也就是一、两句旋律),这个形象就是作曲的“动机”,作品的其余部分都是围绕这个动机发展起来的。从你很多作品来看,你的动机不清,形象立不起来,说得重一点有音符堆砌之嫌。
    2.“重复是音乐的灵魂!”这句话我记得曾经送给过你,可你并没有足够重视。作品中还是素材太多,处处是新面孔。重复就是“动机”的重复,贯穿始终。可以是完全重复,也可以变化重复,可以旋律重复,也可以节奏重复。这样的范例是很多的,如《欢乐颂》、《玛依拉》、《游击队歌》等等。这方面你需要多研究和借鉴人家的经典之作,这个研究和借鉴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目前你尚缺乏的。
    3.任何艺术创作其实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你尚缺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好像有谱友曾经说过你“数量真多”,他的后半句没有说出来,意思是质量上还要讲究。任何艺术作品都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但你的作品“意料之外”多于“情理之中”。该赞美的时候如何让它很美,该悲伤的时候如何赚取听众的眼泪等等,这些都是你曲作者要考虑的。
    有些话可能有点过,但“良药”和“忠言”你懂的。
    希望早一天能看到你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作者: 雏凤声声    时间: 2012-4-4 15:37
谈老师制谱规范,漂亮。有点不成熟的看法:1.首先了解当时的背景,从怀古内容看,旋律应该是低沉,浑厚的。2.旋律应该达到一个高潮,造成一个共鸣的效果。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5 07:00
ZG195678 发表于 2012-4-4 13:32
谈天谱友的创作热情确实值得赞扬和学习。但是有关你创作方面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着重提出 ...

万分感谢易老师详细的指导和点评!看了您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有些话虽然看起来好像是重了,但您的目的不是为了挖苦和讽刺,而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体现在这里。老师批评学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一次万分感谢易老师的指导!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5 07:08
简谱再次修改,希望各位老师和谱友直言指导,批评指正。谢谢!
(, 下载次数: 117)


作者: 拥抱明天966    时间: 2012-4-5 09:32
ZG195678 发表于 2012-4-4 13:32
谈天谱友的创作热情确实值得赞扬和学习。但是有关你创作方面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着重提出 ...

支持老师的意见,我亦如此想!
作者: zjfxiao    时间: 2012-4-5 15:06
恭贺谈老师又出新作{: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guanghuamo    时间: 2012-4-5 15:57
谈老师制谱漂亮、排版均匀、谱面整洁规范,{:soso_e179:}顶!顶! 顶!
作者: 唐哲    时间: 2012-4-5 16:18
{:soso_e181:}很高兴认识您
作者: amjysccr    时间: 2012-4-5 16: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5 17:09
谈天 发表于 2012-4-5 07:08
简谱再次修改,希望各位老师和谱友直言指导,批评指正。谢谢!

郝老师您好!这是其他人伴唱,不知道这样记是否合适,请指导。谢谢!
作者: jianghtao    时间: 2012-4-5 18:09
谈老师又出新作,可喜可贺!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5 20:44
郝老师您好!这样不知道是否合适,请指导。谢谢!
(, 下载次数: 99)

(, 下载次数: 92)


作者: 艾曲人    时间: 2012-4-6 17:40
谢谢谈老师盛情相邀,祝贺谈老师又上传新作!谱面制作漂亮,值得我好好学习。至于旋律我觉得还是得从理解歌词内容入手。这首诗是古人的怀古名作,诗人面对眼前景况,既怀古更感今,旋律应深沉。间奏后的“千寻”两句,有似进行曲,和诗人的心境不太吻合。前面老师和专家们的意见非常好,我与你区勉。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6 19:17
本帖最后由 谈天 于 2012-4-7 07:26 编辑
谈天 发表于 2012-4-5 20:44
郝老师您好!这样不知道是否合适,请指导。谢谢!

万分感谢郝老师多次耐心的指导!简谱进行了修改。
歌曲意境如下:
前奏:体现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途经西塞山时想起了王濬楼船下益州的心情。
诗词第一句“王濬楼船下益州,”的旋律,属江南民歌风格(我的理解是这样,不知道是否正确)。是对王濬大军的歌颂和肯定;
第二句“金陵王气黯然收。”的旋律,是描写对东吴灭亡的感慨和惋惜;第二个“黯然收”的旋律,是对王濬大军胜利的歌颂。
接下来的间奏到“出石头”的旋律,是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王濬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使东吴投降的旗帜插满石头。
接下来的间奏到“山形依旧枕寒流”,是描写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
再接下来的旋律,是描写现在已经太平盛世,但以前的军事堡垒,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诗人在这里也有一种感慨和惋惜之感)不知道歌曲的旋律是否达到以上效果,敬请各位老师和谱友指导。谢谢!
这是修改后的简谱:
(, 下载次数: 93)


作者: 香曼    时间: 2012-4-6 21:23
歌譜製得不錯。{:soso_e179:}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4-7 08:16
本帖最后由 谈天 于 2012-4-7 18:24 编辑
谈天 发表于 2012-4-6 19:17
万分感谢郝老师多次耐心的指导!简谱进行了修改。
歌曲意境如下:
前奏:体现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 ...

万分感谢郝老师的指导!简谱再次修改,欢迎各位老师和谱友批评指正。
(, 下载次数: 85)


作者: zd99yjh    时间: 2012-4-8 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daifu    时间: 2012-7-6 16:41
ZG195678 发表于 2012-4-4 13:32
谈天谱友的创作热情确实值得赞扬和学习。但是有关你创作方面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着重提出 ...

.“重复是音乐的灵魂!”,说的太确切了,学习。
作者: 谈天    时间: 2012-10-2 17:19
又进行了一次修改,欢迎各位老师和谱友批评指正,祝各位老师和谱友节日快乐!
(, 下载次数: 62)
http://l.5sing.com/player.swf?songtype=yc&songid=1381337

作者: 琴棋书画    时间: 2012-10-2 18:58
沈老师、王老师等都是很好的点评,我也受益了!不过,我没有找到怀古吟唱的感觉!怎么那么多重音!怎么是怀古吟唱呢。

补充内容 (2012-10-2 19:09):
“贵宾”大队长说的太好了。说实在话,以前没有来认真看过,今天一看帖子,才知道处处是黄金,贴贴有高手!
作者: 清泉斋    时间: 2013-1-18 16:13
谈老师创作热情高,是一位多产作者,随便打开都能看到谈老师的作品,值得鼓励!希望谈老师能创作出传世佳作。
作者: 音乐空间    时间: 2013-1-29 07:24
缺少古典的韵味,
汉语语言有四声的变化,中国歌曲创作中要避免倒字

作者: 音乐空间    时间: 2013-1-29 07:26
特别是为古诗词谱曲,就刚要讲究了




欢迎光临 谱谱风 (http://1234so.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