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yqfy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趣的连线实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21:10:30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是抢时间对帖子进行修改,刚好有点稳定的时间,网络还出了故障,并且能够把2楼[编辑]的内容帖在这里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8 21:43:1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10-8 22:10:5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精神非常可嘉,大家应该向你学习。

 

但,首先你要用谱例说明你遇到一个什么问题(也就是本软件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说明在软件未改进之前的最便捷的补救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1:19: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idi456在2009-10-8 22:10:51的发言:

 

你的精神非常可嘉,大家应该向你学习。

 

但,首先你要用谱例说明你遇到一个什么问题(也就是本软件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说明在软件未改进之前的最便捷的补救办法。

 

 

 

 

谢谢midi456!但愿能够找到万能的“谱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1:29:07 | 只看该作者

全覆盖[取消]连线实验

在全覆盖[取消]连线实验中一共列举了三种情况(如下图所示),每一种情况下都有四个图片,为了叙述方便在具体名称后面又添加了一个字母,如A、B、C、D,用来指代这些具体内容。在全覆盖的情况下,也就是编辑音符的时候只要选中的目标中能够把需要取消的连线“全覆盖”,就可以直接[取消]连线,图中用选蓝的部分表示了已经选中的目标。下面结合这三种情况,说明全覆盖[取消]连线的具体方法。


   先看第一种情况在A中多一个一房线与“所需结果D”不符,需要进行修改。具体方法是:打开音符编辑框,取消连线通常是选“|34|5”,但是如B中选“|34|56|”后已经把需要取消的连线“全覆盖”了,即使错选或者误选了较大的范围没有关系,只要其中没有覆盖不需要修改的一房线就可以直接[取消],不用再改选范围。全覆盖[取消]连线的方法适合于各种连线。图中所示的每一种连线的情况都适合于其他连线,否则在“对比”的时候就就显示为“错误”,以示要引起注意。 

 

再看第二种情况。在A中多一个第二层连线,从B中选定的目标来看已经“全覆盖”了,结果也是直接[取消]了第二层连线。“全覆盖”是可以一个声部到另一个声部的,也就是说全覆盖[取消]连线的方法适合于多声部音符的编辑。同时在[取消]第二层连线的时候没有破坏已经[添加]的第一层连线(如A中“3-|3”之间的延音线,说明全覆盖[取消]各种连线,不同的连线之间互不干扰。

 

最后看第三种情况。所需结果D”是需要取消分别在“12”“56”之间的两个第一层连线,从B中选定的目标“12|34|56”来看已经“全覆盖”了,[取消]连线后也是“正确”的。全覆盖[取消]各种连线,与期间这一种类的连线的个数的多少无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9 22:39: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10-9 22:14:57 | 只看该作者

 

你发的图可能设置有问题,我们只能看到半截,所以根本不知你说什么。点击放大后才能看到全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0-9 22:20:51 | 只看该作者

实在实在还是看不懂!叙述大有问题!另外通过这样的一些图示和大篇大篇的文字,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另外过于繁琐的文字会让人看得心烦,建议在整理你的思路精简文字语言!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2:52: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idi456在2009-10-9 22:14:57的发言:

 

你发的图可能设置有问题,我们只能看到半截,所以根本不知你说什么。点击放大后才能看到全图。

是图片有点大,窗口界面上失去了左右方向的滑动条后就不容易看到了。缩小又怕看不清楚,只能够用别的方式调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3:39:3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za2524在2009-10-9 22:20:51的发言:

实在实在还是看不懂!叙述大有问题!另外通过这样的一些图示和大篇大篇的文字,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另外过于繁琐的文字会让人看得心烦,建议在整理你的思路精简文字语言!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

我原以为对某个“实验”图片中的一种情况加以解释在看一下文字中蓝体字的“结论”就可以了,才使图片相对集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结果大错特错了。这次修改也还是抱有“略去繁琐的文字”用“形象的图片”让人“一目了然”的幻想,但是由于图片不形象,所以只有图文交替进行第二次修改了。不过只有一个实验的内容了,先用第一次修改的方式保留这些资料,再从总体方面加以解释吧。主要原因是缺少时间,结果浪费的更多。如果有已经可以看清我的思路和想法的谱友能够加以整理,我就提前鞠躬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9 23:47:3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3:58: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za2524在2009-10-9 22:20:51的发言:

实在实在还是看不懂!叙述大有问题!另外通过这样的一些图示和大篇大篇的文字,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另外过于繁琐的文字会让人看得心烦,建议在整理你的思路精简文字语言!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

是不是我对“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还有曲解,lza2524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说我这里介绍的方法早已经有人介绍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0-10 02:17:12 | 只看该作者

ayqfyh谱友的探索精神可佳可贵可赞,只是问题的表述方法还有待商榷。可以看出,您用数学教师所习惯的方式作的图,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辛苦了,谢谢!

 

我理解的意思,您是否要说明在音符上方有连线或“房子”的情况下,如何对音符进行修改而又不破坏已有的连线或“房子”?想把自己琢磨出的几种方法介绍给其他谱友?(我理解的不一定对)

 

其实直接在音符编辑框内,按住鼠标左键拖拉选中要修改的单个音符,然后输入新的音符将其替换;或者借助【音高转换】工具将其改为所要的音符,不也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吗?何苦将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了呢? 

     

朋友们注意到论坛左上方的LOGO吗?下面有行字Fast & Simple”(中文意思是快速而简单),或许这就是QM软件研发的宗旨吧?希望能看到更多“快速而简单”的制谱方法和改进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1 0:51: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28 23:46 , Processed in 0.076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